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記者 張明江) 12月以來市場接連上漲,部分基金尤其是金融地產、消費等“順周期”行業主題基金漲幅明顯。但基金經理提示,疫后復蘇方面的投資不宜過于冒進,尤其地產板塊投資還需關注景氣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周期是指“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總體經濟活動圍繞經濟增長的趨勢出現的擴張與收縮交替更迭及循環往復的現象。大致可以分為衰退、復蘇、過熱、滯漲四個階段,劃分每個階段的依據主要是經濟增長和通脹狀況來劃分的。
順周期行業一般包括:①房地產、建筑、機械、鋼鐵。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是投資增速的主力,經濟繁榮,相應的投資就會增加,而和這個環節緊密相連的機械、鋼鐵等行業可能都將受惠。②煤炭、有色金屬、石油石化。經濟增長工業生產繁榮,制造業需求和產能旺盛,作為制造業的上游企業需求會大幅增加,那么利潤也會相應提升。③銀行、非銀行金融。經濟快速發展時,各行各業都會有融資貸款需求,這將有利于各類金融機構。④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經濟正向發展落實到個人頭上會帶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購買力的增強對于一些可選消費品例如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產品的支出就會增加。
而備受普通投資者關注的金融地產、消費尤其是白酒主題基金近一個月漲幅明顯。
同花順iFinD分行業主題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可統計的25只金融地產主題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指數基金包括在內,下同)近一個月平均上漲14.16%,嘉實金融精選股票A/C漲幅超22%,漲幅最小的也超11%。
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近一個月可統計的197只消費主題基金平均上漲5.93%,其中中融滬港深大消費主題A/C近一個月漲幅超26%,42只消費主題基金近一個月漲幅超10%。另據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近一個月可統計的23只食品飲料主題基金平均上漲10.94%,5只酒指數基金近一個月漲幅均超12%。
最近兩周以來消費板塊反彈明顯,消費和白酒基金人氣再次極度飆升,相關基金和在發新基金也備受關注,但對于順周期所涉及相關行業投資,基金經理提醒不宜過于冒進。
對于12月份以來的這一波小行情,諾安基金認為,這波回升行情的催化劑,市場多數機構一致認為來自于十一月初開啟的三大利好:第一、防疫政策松動;隨著近期新政策的出臺,疫情防控進入了新的時期,各地防疫政策更加精準化、常態化,大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不僅助推我國消費復蘇和經濟回暖,還促進我國和世界的交流恢復,有利于外資流入,基本面預期改善;第二、地產行業迎來連續利好,被稱為“三箭連發”;“第一支箭”——金融信貸支持地16條,“第二支箭”——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三支箭”——股權融資。至此,穩定房地產融資形成了信貸、債券、股權融資的“三箭齊發”態勢,房企融資環境大幅改善,打消了市場對此前保交樓不保實體的擔憂。第三、美國CPI低于預期后海外緊縮預期緩解;回顧這次行情,盡管中間出現擾動,但是三大中期線索推動市場整體上行。
對于地產產業鏈最近一個月的亮眼表現,國泰金鹿基金經理趙大震認為,“央行16條”開啟了本輪金融系統對房地產企業融資的支持,可以稱得上“態度空前明確、決心空前強大、政策空前頻繁”,直指市場信心恢復,既給予保交樓資金保障,也遏制了房地產企業的信用風險進一步傳導。隨著“第三箭”的射出,房地產企業各個融資渠道也結束了多年受限的歷史,銀行、債券、信托、私募和股權融資這些能輸血企業的命脈已全部打開。萬億資金投入助力保交付的信息釋放,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就像一針強心劑,不僅民企的存量債權人減少了擔憂不再擠兌,需求端層面也讓購房者更敢去選擇購買民企房子。供需穩步修復,地產配置價值提升。政策明確了金融系統對地產風險的底線,也意味著行業復蘇的必要條件已具備,行業進入復蘇階段。地產正處于基本面底部+預期好轉的情況,因此可繼續關注地產和產業鏈的相關標的。
對于12月和明年相關板塊市場走向,諾安基金認為,首先、疫后復蘇方面的投資不宜過于冒進:誠然,政策優化將有利于減輕當前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干擾。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也不能夠一蹴而就。同時,參考借鑒海外各國在政策逐步調整過程中的有關經驗,我們也需要注意疫情有復雜性和反復性,對于后續疫情實際形勢的演化路徑和基本面趨勢需要冷靜理性看待。其次、地產軟著陸后,未來還需關注景氣度。目前,房地產政策重心逐漸從需求端過渡到供給端,政策的變化使其平穩著陸迎來了曙光,這也為行業在經歷了供給改善后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過去十年來依靠著地產繁榮來驅動經濟增長的范式也將回歸,也不能因此就斷言未來的投資路徑依然會回歸過去的地產鏈。
華夏基金認為,2023經濟工作基調確定,重要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各類會議上,房地產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提及頻率依然比較高,本次會議未提及房地產。連續幾年的加壓之后,現在不提房地產,或是再次確認了邊際改善信號。地產是提振內需的風向標,短期基本面承壓下政策博弈空間仍在,板塊持倉低位增強安全邊際,中期行業筑底企穩,基本面修復推動行情上行。2022年地產板塊全年演繹“格局優化、強信用房企市占率提升”邏輯,2023 年行業洗牌將逐步塵埃落定,更加考驗各家房企硬實力。所以,可繼續關注房地產板塊的預期修復。
國泰金鹿基金經理趙大震認為,經濟預期上修(地產多只箭)、流動性寬松配合、穩增長政策密度強度,可能會帶來階段性大票風格的修復機會,從破產估值預期的極端低估值回歸到正常化。相對來說布局年底及明年一季度來看,明年上半年處在經濟復蘇初期,順周期板塊相對成長板塊會更有優勢。短期過快的預期修正可能帶來市場波動的加大。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政策預期修復的地產產業鏈上的建材、金融板塊等,但也要警惕政策不及預期以及疫情可能帶來的市場調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