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為惠及低收入群體、特定風險群體的有效保障手段,普惠保險發展面臨的難題,很快將有針對性解決措施。
上海證券報記者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近日就《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在業內征求意見,擬明確普惠保險的內涵、范圍,圈定當前重點發展方向和產品體系。
(資料圖)
監管首次明確普惠保險內涵與范圍
此次意見首次闡述了普惠保險的內涵和范圍。意見明確,普惠保險包括普惠性質的保險和專屬普惠保險兩種保障形式。
具體來看,普惠性質的保險是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和小微企業提供的公平可得、保費較低、保障適度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專屬普惠保險主要指對社會保險保障不足、商業保險覆蓋空白領域,面向特定人群或特定風險群體開發的普惠保險產品和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普惠性質的保險內容豐富,囊括各種類別的保險產品。具體包括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城市定制醫療保險、稅優健康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農業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以及保費或保額相對較低的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等。
意見圈定的范圍,主要體現了普惠保險公平可得、保障適度、覆蓋廣泛的特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表示,普惠保險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既“普”也“惠”,在擴大保險人群覆蓋面的同時,切實提升對人民群眾的保障和服務水平。
針對七類人群圈定重點產品體系
根據行業發展情況,意見提出了當前普惠保險的發展重點。
意見表示,當前發展重點是要提升農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水平,加大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慢性病人群、特殊職業和新市民等特定風險群體的保障力度,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抗風險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這七類人群和三類市場主體具有明顯的風險特征。對此,意見進一步圈定普惠保險重點產品體系。例如,在提高農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保障水平方面,意見要求,因地制宜針對農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的實際情況開發農房保險、意外險、健康保險、定期壽險等產品,積極發展面向農村和邊遠地區人口、脫貧人口、城市低保人群等群體的人身保險。
為改善特定風險群體保險服務,意見要求,大力開發適合老年人群、適應殘疾人風險特征、覆蓋兒童先天性疾病等方面的保險產品;聚焦建筑工人、快遞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市民群體,開展相應的雇主責任險、意外傷害保險等業務;針對軍人、警察等特殊職業風險人群,開發針對性保險產品等。
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小農戶等抗風險能力弱的特征,意見鼓勵保險公司發展適合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的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和定期壽險等;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提高小農戶投保率。
對于備受關注的專屬普惠保險產品,意見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公司創新專屬普惠保險產品和服務,在商業可持續前提下,不斷降低專屬普惠保險費率,同等條件下,專屬普惠保險費率水平應低于普通保險產品費率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為險企發展專屬普惠保險配套了優惠政策,如降低專屬普惠保險產品資本占用等,這將大大激發險企發展普惠保險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