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發基金
(相關資料圖)
周一,A股終于一掃上周的“陰霾”,迎來了喜慶時刻!重要指數悉數上漲,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更是大漲超過2%。
看到這個市場表現,不少小伙伴在開心之余又有點擔心,大漲會是“曇花一現”嗎?會不會漲完之后接下來就是各種回調了?
無論是上周市場的下跌,還是周一的大漲,大家更為關心的都是后市會怎么演繹,便于自己安排基金投資操作。
那么,今天我們著重來分析這個問題。
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基本面、資金面、消息面、投資者情緒等等,短期的走勢更多會受到消息面和投資者情緒的影響,不過長期的走勢更依賴于基本面的情況。
拋開估值水平、股債性價比等角度的分析,A股市場去年11月以來的上漲行情,核心邏輯在于國內經濟復蘇預期以及美聯儲加息緩和的預期。
要判斷A股市場的行情是否結束,那么我們就可以從兩個核心邏輯入手。
首先是美聯儲加息緩和的預期。
前段時間市場的回調,有一部分原因是近期密集披露的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出一定韌性,通脹漲幅略超預期疊加就業數據依舊強勁,加息預期再度升溫。換句話說就是大家以為受制于經濟情況,美聯儲不會再加息了,但沒想到數據很好,美聯儲還有加息的余地。
針對這個情況,國金證券分析認為,美國經濟數據階段性韌性不改美國資本開支周期和庫存周期向下、勞動生產力下降的事實,美國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的負反饋是后續美國經濟最大考驗。美國經濟走向通縮(甚至GDP同比負增長)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緊縮緩和是大勢所趨。
接下來是國內經濟復蘇預期。
招商證券認為,經濟復蘇的態勢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決定A股趨勢的始終是企業盈利的趨勢,而今年上市公司的企業盈利趨勢應該是持續向上的。越臨近兩會召開,具體的擴大內需和穩增長的措施就會更加明確,因此后續可能會有一波交易擴大內需和推進經濟復蘇政策落地的一波行情。
從最新的建筑鋼貿商的成交情況來看,春節之后隨著貸款的落地,項目施工明顯提速,建筑鋼材的成交較去年同期有了小幅的增長,接近2017年同期的水平,基建投資仍有韌性。
華泰證券也分析了各項高頻數據,認為出行鏈→基建鏈→地產鏈漸次復蘇趨勢延續。
高頻數據上看,以各城市生產總值加權計算的百城擁堵指數修復至 19 年均值的110%,22城地鐵客運量修復至2019年均值的113%,國內不含港澳臺執行航班數修復至2022年8月水平,全國電影票房修復至21年同期(春節對齊)水平;
全國施工企業開復工率提升至 76.5%,電爐、瀝青等開工率回升;
地產方面,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市場回暖,30城商品房銷售面積回升至2017-2019年同期均值的 108%。
整體上看出行鏈→基建鏈→地產鏈漸次復蘇趨勢延續,對未來基本面復蘇斜率不宜過于悲觀。
最后,國金證券通過分析各項微觀數據,認為當前市場處在行情中段。
1)盡管市場明顯反彈,但換手率水平仍處在相對低位,行情并未進入情緒高漲階段;
2)大股東增減持往往是企業內部人對當前市場情緒的反映,在本輪市場反彈過程中大股東減持規模并未呈現明顯放量;
3)私募等倉位處在歷史中位數水平。
總的來說,還沒到對市場悲觀的時候,基本面仍支撐著A股表現。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很多投資者對市場還沒有建立完全的信心,所以會放大利空消息、忽視利好消息,市場短期波動也會隨之加劇,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預期。
投資之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希望大家都能熬過市場低迷期、迎來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