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2月14日訊(記者 胡戴煒 實習生 晉益佳)乘科創之“東風”,奏響春日“奮進曲”。新春伊始,南寧市科技局緊跟市委、市政府步伐,謀劃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通過“抓攻關、強主體、建平臺、優生態”等舉措,全力服務企業取得一季度“開門紅”。
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晉益佳 攝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納米碳酸鈣龍頭企業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走進生產車間,只見工人正熟練地操作電腦完成納米碳酸鈣半成品生產操作過程。
“目前,市場上對納米碳酸鈣產品需求量很大,公司已進行技術升級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去年9月1日開工的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技改升級項目一期已正式投產,整個生產過程基本實現自動化,現在不用人去現場,在中控室用電腦操作就可以完成整個車間的生產工藝了。”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監吳高宇向記者介紹道。
據悉,在國家相關政策及廣西“碳酸鈣千億元產業”政策的引導下,2022年,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拆舊建新”技術改造的模式,拆除閑置的30萬噸碳酸鈣落后生產線,升級為年產30萬噸高端納米碳酸鈣新生產線,項目于2022年的9月1日開工,一期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已于今年1月11日正式投產,生產線采用自主研發的100多項專利技術及科研成果,用于生產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納米碳酸鈣產品,應用在特種造紙、光伏、汽車底漆、飛機、海洋涂料、發光涂料等高端制造業領域。
創新,是企業攻堅克難、成長壯大的密碼,也是經濟行穩致遠的動力源泉。今年年初,南寧市科技局深入科技企業開展走訪服務活動,將科技政策送上門,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我們高度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及引進,注重研發隊伍的建設及實施產學研用一體化。現擁有一支層次較高和結構合理的技術人才隊伍,由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孫立賢擔任首席科學家,還長期聘請多位專家擔任顧問。后續,公司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逐步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CNAS認可實驗室,致力于碳酸鈣應用技術研究。”廣西華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黃煒波說,目前,公司技術研發累計申請有效中國發明專利127件,PCT專利5件,已獲得授權專利80件。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南寧市科技重大貢獻獎1項、南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今年來,南寧市聚焦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引進區內外重點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團隊、龍頭企業組建企業化運作的研究機構,加快洽談引進儲備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項目落地,并對已落地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進行考核指導,引導建設集產業技術研究、人才引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孵化上市、平臺建設于一體的高層次高水平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
同時,針對企業自身難以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南寧市面向企業征集2023年揭榜掛帥項目需求,通過發布技術攻關榜單,招引集聚區內外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力量攻克制約產業發展關鍵環節技術難題,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一年之計在于春。南寧市科技局將立足當下,以奮斗姿態搶時間、搶機遇,一刻不耽誤地埋頭苦干,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來,把確定的任務落實下去,全力奮戰一季度科技創新工作‘開門紅’,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南寧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壯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