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16日,記者從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廣西大明山管理局天坪護林防火站護林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紅外相機監測到了兩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鬣羚。監測視頻和照片記錄了中華鬣羚求偶的生活習性,這對研究中華鬣羚的種群繁衍有一定的特殊意義。據悉,這是大明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中華鬣羚求偶的畫面。
紅外相機監測到中華鬣羚求偶過程。
中華鬣羚(學名: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是???、鬣羚屬動物,體長1.4~1.7米,肩高0.9~1米,體重85~140公斤,主要活動于海拔1000~4400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通常冬天在森林帶,夏天轉移到高海拔的峭壁區。除了雄獸總是單獨活動,雌獸和幼仔最多結成4~5只的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黃昏活動,行動敏捷,在亂石間奔跑很迅速。分布于柬埔寨、中國、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因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并稱為“四不像”。又因其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被發現的,因此又叫蘇門羚。
紅外相機監測到的中華鬣羚。
近年來,廣西大明山管理局不斷加大信息化監測體系投入,陸續監測到林麝、中華鬣羚、白眉山鷓鴣、豹貓等珍稀野生動物,為豐富保護區物種資料庫和開展野生動物生態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影像資料。隨著廣西大明山保護區生態保護成效持續向好,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改善,種群也不斷擴大。相信在智慧保護區建設不斷推進中,能夠發現和記錄越來越多珍稀的野生動物活動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