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水蜜桃,亚洲 欧美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精精品一区二区频

> 要聞 >

打破綠色貿易壁壘,“政企學”共推企業低碳轉型

時間:2023-06-19 20:15:53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21大消費


(資料圖)

方向不明、路徑不清、執行不力、回報不定,企業減碳仍面臨重重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實習生楊璇 廣州報道

“世界剛剛經歷了最熱的6月初,而5月全球平均氣溫也只比有記錄以來的最熱5月低不到0.1攝氏度。”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副局長薩曼莎·伯吉斯說道。當地時間6月15日,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對外發布消息稱,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有記載以來最高紀錄。

在全球平均氣溫急劇上升、極端天氣頻發情況下,實現碳中和刻不容緩。據了解,目前全球已經有136個國家承諾碳中和,這136個國家覆蓋全球85%的人口、88%的碳排放以及90%的GDP,我國也在2020年提出了雙碳目標,承諾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

這一目標對我國而言是艱巨的,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蔡宇指出:“當前我國推進‘雙碳’目標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他表示,與發達國家在二氧化碳排放自然達峰后,承諾用40-80年的時間實現碳中和的情況不同,我國是在尚未實現碳達峰的情況下提出“雙碳”目標的,從碳達峰到力爭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為30年。

“這一目標對我們國家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解決方案高級架構師李嘉成認為,一方面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在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能源效率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改善。針對這些問題,他認為:“需要企業著力踐行低碳發展的舉措和行動才能助力我們國家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綠色低碳成為共識

近年來,頻繁的極端天氣帶來各種災害,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綠色低碳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逐漸在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方面達成全球共識。

今年4月,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下稱“碳關稅”),計劃在2023年10月開始征收,2026年全面征收。歐盟“碳關稅”的實施,使歐盟成為全球首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其目的在于將進口到歐盟的產品的碳排放負擔納入考慮范圍,以此推動全球減排和環保制造業的轉型,征收商品涵蓋鐵、鋼水泥、鋁等等。

這對中國企業影響如何?南京大學(溧水)生態環境研究院碳資產聯合發展中心副主任邵先輝表示:“碳關稅強制增加了納入碳市場交易的碳排放量,理論上將適度降低歐盟碳市場的談價,但也會提升其他碳市場的碳價水平。”他預計,碳關稅將使得我國配額市場加快如鋼鐵、水泥、鋁、化肥等高排行業的納入速度,今年開放的全國自愿減排CCER市場將迎來井噴,全國市場及地方試點市場的碳價將逐步回暖。

對中國而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重大戰略決策。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為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鼓勵節能減排和規范碳排放的措施。例如,人民銀行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碳減排重點領域的發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2022年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推動綠色建筑、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將節能環保要求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推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等等。

在政策導向下,企業也積極通過低碳戰略提升綜合競爭力。李嘉成表示:“以碳邊境調節機制為代表的綠色貿易壁壘,倒逼企業去進行節能減碳的措施和舉動。”據美的樓宇科技解決方案高級架構師宋應乾透露,當前美的樓宇集中在公共建筑、新基建、工農、地產、商業服務五大行業推進節能改造。

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在《奔向長青——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高管洞察》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減碳整體呈現三大趨勢:企業減碳意識大幅提升;企業減碳動力正由外壓轉向內生;大多數企業認為可持續不僅是成本更是投資。

企業減碳挑戰重重

眼下,企業減碳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并面臨各種挑戰。“在企業主動利用雙碳政策的契機中,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李嘉成表示。

以企業碳足跡管理為例,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院長孟濤坦言道:“企業產品碳足跡的管理一直以來有非常多的痛點和需求,并貫穿在最前端的標準制定選擇,到數據的收集、核查、認證、分析、落地服務,整個過程中處處都有各種各樣的難點存在。”

孟濤進一步指出,企業產品碳足跡管理面臨數據采集難、核算周期長、標準眾多不統一、因子查找低效、數據共享復用難、分析靠人工、認證成本高、缺乏數字化手段等難點和痛點。

“不同企業關注點不一樣,低碳轉型的步驟也有區別。”美的樓宇科技解決方案資深架構師葛天琦以辦公樓宇和連鎖企業舉例,辦公樓宇更關注的是樓宇建筑的能源、燃氣的電力,連鎖企業則更關注工廠的燃氣物料和用電減排。但他認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低碳轉型主要有三個步驟,首先要摸清企業的整體情況,然后是替換改造,最后才是節能,細項的控制。

在建筑減排方面,美的樓宇科技解決方案與交付資深經理張玉霜提到:“在建設的過程中,建筑減排也遇到項目預算包括整個投資的重視也不足,還有系統的復雜性、信息的碎片性,以及整個項目都是重交付輕運營的模式管理等問題”。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賈明認為,目前企業碳中和管理現狀存在五個方面問題,包括碳中和責任劃分不清,碳減排動力不足,碳抵碳方法運用不恰當,碳中和信息披露不清,以及碳中和效益不明。根據其調研,目前只有部分龍頭航企在高管薪酬計劃和獎勵體系上和碳中和掛鉤,賈明強調:“激勵機制在企業碳減排中是重要一環。”

同時,賈明也提醒道:“企業碳中和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但是企業碳中和與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有很大區別,以往用于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路徑,不能直接用在碳中和實現上。”

在強生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綠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外立面,包括設施、數字設備,要低碳、綠色、高效、節能,另外一部分,綠色也指對員工。”他認為,從企業價值來說,實現綠色運營要給企業員工創造一個綠色、安全的環境,“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

實現雙碳目標不僅是國際共識,也在政、企、學三界間達成了一致認同。而面對企業減碳方向不明、路徑不清、執行不力、回報不定等重重挑戰,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熊宜表示:“企業自身必須是成功的踐行者,才可以承擔賦能者的角色,在經營分享、技術支持等方面帶動產業上下游共同提升。”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