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海口8月25日電(記者 王子謙)記者從25日召開的海南省打擊整治工程領域串通投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全力服務保障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建設,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海南省公安廳會同海南省紀委監委、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多部門開展打擊整治工程領域串通投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系列成果。
海南省公安廳副廳長杜衡介紹,截至2023年7月31日,海南省各級公安機關共受理核查紀檢監察機關及審計、交通、住建等相關職能部門移交和群眾舉報線索243條,立案偵辦案件15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9人,移送審查起訴案件85起,按時辦結紀檢監察部門移送線索73起。期間,海南省公安廳指揮海口、三亞、萬寧、文昌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洋浦小鏟灘碼頭擴建等系列串通投標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和網上在逃人員1名。此外,東方、陵水等地警方也成功偵破了一批涉及工程領域串通投標犯罪案件。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田原表示,為加強制度集成創新,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工程領域招標投標市場,排除人為因素對項目評標工作的干擾,海南推出“機器管招投標”。自2022年11月28日第1個房屋市政項目實行“機器管招投標”以來,截至2023年8月23日已經完成“機器管”的工程建設項目共計52個,實現了零投訴,降低了招投標成本,達到了預期效果。自9月1日起,海南省將全面推行“機器管招投標”。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積衛介紹,“機器管招投標”圍繞“招、投、開、評、定”的業務流程,針對違法行為易發多發的招標文件設置不合理條件排斥潛在投標人或投標人,以及投標人弄虛作假、串通投標,評標專家不客觀、公正履行職責等關鍵環節,構筑了“防火墻”。同時,“機器管招投標”設置“電子圍欄”,自動篩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針對建設智能主體庫分析預警異常行為和軌跡、實施音視頻見證開標評標、實現利用區塊鏈技術防篡改和可追溯、實現在線智能監管和信息互聯互通,確保信息共享、及時監督。
田原表示,除“機器管招投標”外,在加快信用體系建設上,海南省發展改革委正在升級改造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系統,加強評標專家信用建設,將違法違規行為專家列入不良行為記錄;聯合行業部門開展聯合懲戒,建立各部門共享專家處罰信息機制,實現“一處受罰,處處受限”,并利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功能,及時處理涉及信用違規的“黑名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