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網南京3月23日電(記者楊丁淼)記者從南通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2月電信網絡詐騙案例數據統計顯示,刷單返利類、虛假征信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虛假購物服務類等詐騙陷阱仍是“重災區”,受害人性別和主要年齡段占比的差距則正在縮小。
今年2月,南通警方共抓獲涉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351名,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環比上升4.9%,案損環比下降13.3%,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從犯罪嫌疑人與受害人之間的接觸形式上看,通過網絡渠道溝通并實施詐騙占絕大多數,發案占比達80.1%,電話和短信詐騙發案比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占比分別為16.6%和3.3%。
從受害人性別來看,男性受害人占比有上升趨勢,目前占比已達到43.5%。從發案類型上來看,南通發案較高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類型分別是刷單返利類、虛假征信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虛假購物服務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占比達77.5%。
南通市反詐中心負責人分析說,刷單返利類詐騙是南通當前發案最高、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詐騙類型,并與其他類型相互“融合”,“手頭緊”的男性更容易掉入貸款代辦信用卡類騙局,網購后處于待收貨狀態下的女性則更易受到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
從年齡分布上看,南通易被騙人群集中在18歲至50歲之間,受害人年齡最小的僅11歲,最大的為84歲。31歲至40歲的受害人最多,占比達35.6%,其次是18歲至30歲,受害人占比為26.1%,41至50歲受害人占比23.5%,位列第三。
南通市反詐中心負責人說,此前南通95%以上的被騙群眾集中在20至49歲之間,現在受害人則主要集中在18歲至50歲之間,不僅主要被騙人群的年齡范圍在擴大,且各年齡段占比差距也有進一步縮小的趨勢。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群眾,絕大多數是處于正試圖通過互聯網渠道賺錢、消費維權或周轉資金的狀態下。
南通市反詐中心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不要在共享屏幕中操作銀行賬戶,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墊付資金的刷單都是詐騙,凡是聯系注銷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詐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