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0日訊(記者 劉小菲)近期,東方盛虹對外發布了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草案,該計劃參與的總人數不超過380人,初始擬籌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8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6.4億元,擬通過設立專項金融產品、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資管/信托產品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實施,融資資金與自籌資金的比例不超過1:1,即金融機構融資金額不超過6.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盛虹控股股東盛虹科技或其母公司擬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出本息提供連帶擔保、追保補倉責任,并為員工自籌資金和預期收益提供托底保證,在扣除相關稅費后,保證員工出資的部分按單利計算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
不增加上市公司任何負擔
統計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上,像東方盛虹這樣發出“兜底性持股計劃”的不在少數,“結局”也不太一樣。
2021年5月10日,中順潔柔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鄧穎忠提出了“兜底式”增持計劃,凡在5月10日至5月31日期間凈買入公司股票(不低于1000股)且連續持有至2022年5月30日并在職的員工,若產生虧損由鄧穎忠補償,若產生收益則歸員工所有。5月21日,中順潔柔披露了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擬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人員200人,并推出2億元股權激勵計劃。根據中順潔柔公告,在此期間(5月10日至5月31日),共有282名員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增持公司股票,累計買入1208700股,增持均價33.04元/股。
隨后的6月2日,中順潔柔股價一度攀升至35.10元/股,但此后股價一路下滑,6個月后的11月30日,中順潔柔宣布終止此次員工持股計劃。不過,鄧穎忠后續按照承諾,對符合條件員工所增持股票產生的虧損進行了補償。
如果說,參與中順潔柔持股計劃的員工是幸運的,那么,還有部分曾經承諾“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則已經退市或瀕臨退市,包括神州長城、東方金鈺、長城影視、歐浦智網、陽光城等。
東方盛虹的員工持股計劃是否也會面臨此類風險呢?對此,東方盛虹在回復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股價下跌、退市與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沒有任何關系和邏輯上的關聯,絕不存在因為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導致股價下跌和公司退市,否則國家會應該取消該制度,恰恰相反國家一直鼓勵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更何況,員工持股計劃本身并不增加上市公司任何負擔,也不需要上市公司任何資源或資金投入。股權激勵激發的活力和創造力只會使上市公司受益”。
不存在為員工謀福利的說法
記者注意到,這是東方盛虹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此前三期的成交金額分別為4.72億元、19.56億元和12.72億元。
2022年,東方盛虹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下滑了88.02%和93.01%,但期末的負債總額卻突破了1300億元,資產負債率也達到了78.56%,這讓部分投資者認為,數據暴露出企業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有投資者還在互動平臺上提出疑問,詢問東方盛虹連續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不知是真缺錢,還是為員工謀福利?
對此,東方盛虹在給中國網財經的回復函中提到,公司連續推出持股計劃根本原因是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好公司在中國經濟復蘇過程中的發展前景。公司一季度扣非后的凈利潤在行業內的同行民營上市公司排在第一位。隨著去年年底公司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全面投產,以及公司未來兩年內新能源新材料項目相繼投產帶來的業績釋放,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
東方盛虹還表示,堅定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持續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公司必須保持有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確保穩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進而確保公司戰略的高效實現。同時,公司在持股計劃實施過程中,在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的三年期間,公司將每年對員工進行年度崗位考核,考核結果為“良好”以上的員工,才能持續具有員工持股計劃資格和享有持股計劃份額。如果任何一個考核年度考核在“良好”以下,則扣減其員工持股計劃份額直至取消持有人資格和全部份額。所以,不存在為員工謀福利的說法。應該說在未來三年中員工必須努力工作、勤勉盡責,只有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利潤帶來公司市值的提升,才能從員工持股計劃中收益。同時也會為國家、社會、中小投資者創造價值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