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昭通市永善縣金沙江沿岸風光無限,金沙江猶如一條綢帶,從青色的群山間飄然而下,與岸邊綠意盎然的竹林、柑橘林遙相輝映,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近年來,永善縣著力搭建林長制工作框架,通過“綠美”行動,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和綠化率,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森林資源保護、生態修復治理和村民增收的新局面。
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由2015年的22.62%上升到2021年的42.39%,連續6年獲得了國家重點功能區生態環境狀況考核為“優”的可喜成績。
運行“管綠”制度
永善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縣,肩負著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的重任。近年來,永善縣以“兩山”理念為指引,緊扣“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和“金沙江下游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的目標定位,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相關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
永善縣林草局局長劉健表示,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永善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林長制組織體系,設立縣級林長18名、鄉(鎮)級林長161名、村級林長134名,劃分縣級責任區16個、鄉(鎮、街道)責任區134個、村(社區)責任區134個。同時,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永善縣全面推進林長制實施方案》,壓實責任和細化工作措施,落實網格管理任務、林長制會議、林長巡林、督察、信息和考核等制度,做實做細林長制工作。
規劃“增綠”方案
永善縣堅持規劃引領,合理確定空間布局和綠化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沿江生態綠化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賦予永善“努力建設金沙江下游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的目標要求,市縣聯合制訂了《永善縣生態保護修復十大行動方案》和《永善縣金沙江下游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建設綠化永善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實施修復綠化的“永善行動”。
在實施“永善行動”中,縣林草局科學選擇草種樹種,健全完善管護機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全域石漠化治理,大力實施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和受損山體、林地、草地及縣鄉交通沿線為主的國土綠化。
針對生態敏感區域及重點區域生態問題,因地制宜加強綠化修復建設,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林草重大工程項目,積極向上申報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全方位促進植被快速恢復。
截至目前,永善縣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建設項目人工造林(方竹)3000畝,完成新封山育林1萬畝。
嚴守“護綠”底線
永善縣實行嚴格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保住綠色存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各類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查處力度,依法依規查處林草行政案件,全力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測,有力促進森林草原資源安全和林區治安穩定。截至目前,已完成森林重點管護面積157.3萬畝,一般管護的國有國家級公益林27780畝,商品林管護區面積670949畝,共劃分為574個責任區,管護補助441.78萬元。
嚴格落實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災害防治地方政府負責制,建立健全測報防治機制,將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災害納入縣政府年度工作內容。在扎實開展花椒、核桃、竹子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建設松褐天牛監測點12個、花椒病蟲害監測點2個、核桃病蟲害監測點1個、方竹病蟲害監測點1個,加大松材線蟲、紅火蟻、紅棕象甲、沙漠蝗、黃脊竹蝗等外來物種的防控力度,全縣花椒、核桃等林產業主要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治。
堅持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建設,落實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不斷提升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能力,充分發揮2810名生態護林員作用,落實監管責任區域,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預警監測、檢疫預災、災害應急巡查巡視,使全縣森林防火受災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打造“活綠”產業
永善縣圍繞做大做強特色林產業進行規劃與布局,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統領,因地制宜發展林草產業。“用好”青山綠水,“激活”綠色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產業、鄉村振興、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探索發展林草新型富民產業,不斷推動林草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宜林則林、宜游則游,積極構建金沙江流域(永善段)“生態+”綠色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竹子、花椒、天麻等地方優勢產業,實現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推動開發與保護雙促進,實現雙獲益。截至目前,永善縣新植花椒1萬畝,其中示范基地2000畝,提質增效3萬畝;完成天麻種源保護3000畝,天麻種植任務1.2萬畝;退耕還林工程完成補植補造(花椒、竹子)2.3萬畝。
走進水竹鄉,已規劃種植的方竹、魔鬼椒(辣椒)、刺老苞、萬壽菊等特色產業初見成效,當地村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村委會群眾僅通過種植刺老苞的收入就比原來種馬鈴薯等增加了50%以上。在團結鄉、黃華鎮等地,規劃種植的方竹、花椒、柑橘、枇杷等正朝著規模化、綠色化、效益化發展,沿江百余里的綠色產業美化了鄉村、致富了百姓。
營造“愛綠”氛圍
永善縣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火塘會、院壩會、“六進”宣講活動等載體,加強保護森林資源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知曉、支持和推進林長制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愛綠植綠護綠成為一種習慣。
在城區周邊和主要生態功能區的村邊、路口設立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林長責任牌,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組織專班深入基層對林長、林草工作人員、專管員、護林員、群眾等進行廣泛宣傳,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基層落實林長制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制定印發《林長制新政策速覽》《昭通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解讀》《云南省松材線蟲疫情防控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6200份。
如今,永善縣通過“五綠”并舉,充分發揮金沙江干熱河谷環境優勢,探索出了一條山美、水美、縣美的生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