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水蜜桃,亚洲 欧美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精精品一区二区频

> 要聞 >

山洪奔流而下,他開著鏟車倒在去救人的路上

時間:2023-08-06 06:46:38       來源:互聯網

刺耳的鳴笛聲,響徹在泥石流爆發后的山谷中。

7月31日下午一點,北京門頭溝區九龍山,當張文興終于被弟弟張磊找到時,他坐在鏟車里,駕駛室被落石砸凹,他卡在縫里,頭倒在方向盤的喇叭上。送醫后,他因重度頭頸外傷,搶救無效身亡,年僅42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門頭溝的暴雨當時已下了近三天。張文興與妻子鄭明芳在山區從事工程運輸生意,兩人平時住在山下城區,在半山腰租了一處基地,停放大型車輛。

31日早上,雨越下越大,鄭明芳轉移基地工人至高處的門洞后,沒想到山洪直接淹入基地緊鄰廠房。她與員工折返救援仍被困半山腰的二十多人,丈夫張文興則從山下駕駛鏟車上山,清理落石開路。

其間不幸遇到落石,張文興罹難。

據北京市氣象臺8月2日消息,北京本次降雨過程極值已顯著超過北京地區記錄到的降雨極值,為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排位第一的降雨量。門頭溝區和房山區是本輪降雨過程中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兩個區域。

8月5日,門頭溝保持防汛黃色預警。8月5日上午,門頭溝大部仍在北京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之列。據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截至8月1日6時,此輪強降雨已經造成11人遇難,包括門頭溝區4人、昌平區4人、房山區2人、海淀區1人。

如今,鄭明芳正等待被洪水沖垮的路和橋修好,把丈夫的遺體帶回老家。她仍記得,7月31日與丈夫分開前,他說了最后一句話:“你要是上不去(基地),你就等著我。”

張文興駕駛的鏟車,停在山谷中。 本文圖片和視頻均為受訪者提供

“像瀑布一樣往下泄”

在多位九龍山暴雨親歷者的記憶中,7月31日的雨是突然變大的,山洪來得猝不及防。

九龍山位于門頭溝區,海拔高約一千米。張文興的基地在九龍山一處半山腰,處于龍泉鎮岳家坡。房東郝建東介紹,這里還有其他幾家公司的倉庫,因地方偏僻,除了倉庫工人少有人居住。在郝建東的丈母娘成燕平印象中,基地周圍沒有村莊,距離基地所在的九龍路約一公里的位置,有一個上山的路口,“后背就全都是山。”

7月29日晚上,郝建東留意到氣象臺發布了暴雨預警,30日,為做防洪準備,他讓工人去基地疏通了下水道,安抽水泵。他們沒有儲備太多物資,覺得可以隨時撤離,“大家伙都想著,(從山下)開車上來也就十分鐘路。”

鄭明芳說,那天她父親也呆在基地,告訴自己雨勢不小,路面已有少許積水,深處可沒過腳踝。

張磊記得,30日晚上到31日,雨一直沒停,31日早,雨越下越大。

雨勢的變化很快超出了預想。31日早上,兩人不放心,鄭明芳記得丈夫說,下雨了,趕緊把工人接下來。8點多,鄭明芳從家開車上山接父親和基地的3個員工,那時,“水也就到小腿這”。在她出門的同時,張文興則趕往家附近一處工地,那兒有他的一輛鏟車,怕山路出現落石、滑坡擋道,他準備開鏟車去開路。

到基地后,鄭明芳把父親和員工喊出來,“我說什么東西都不拿了,你們趕快出來。”她先接走一行人沿山路往上,開了小段路,轉移至一個門洞避雨。

員工小崔回憶,撤離期間,還有不少工人沒有離開倉庫,成燕平想把宿舍里的工人給“攆”出來,鄭明芳也跟著勸,說趕快撤,先到制高點,等張文興把道通了,也會上山,大家可以坐他們的車下山,但許多工人念及倉庫宿舍里的物品,沒舍得走。

沒有人預料到山洪的到來。北京市氣象臺7月29日17時30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7月29日夜間至8月1日夜間,門頭溝部分地區有特大暴雨。31日10時,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至8月1日08時,門頭溝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50毫米),個別點特大暴雨(250毫米)。山區及淺山區出現強降水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風險較大。

過去,鄭明芳遭遇的最大暴雨就是2012年北京“7.21”暴雨,那會兒山上沒怎么受災,僅僅“過道有點水”。“我從小長這么大,也沒見過這么大的水,就這一回”,她嘆道,“然后水就一會比一會大,一會比一會大。”

鄭明芳回憶,到了10點多,她聽見成燕平在一個倉房外沖她喊:“快來救人!”她折返回去救援。來不及多想,立馬給丈夫打了電話,讓他上山救人,“他說我往山上趕著,你千萬別著急。”

成燕平記得,山洪“像瀑布一樣往下泄”,水流很急,穿過倉庫好幾米寬的中間通道,幾分鐘的功夫,屋里、走廊全都灌了水,“齊腰身了。”那時還滯留了20多個工人,他們只有涉水穿過中間通道,穿過路上已沒到大腿根那么深的水,向高處的門洞轉移,才能避免被沖走。

被山洪沖擊后的庫房。事發時洪水從中央涌入,庫房門被沖走。

洪災后庫房門口。事發時路面水位高。

成燕平說,她所在的一側并排橫了兩輛車,擋住了水的沖擊,他們便夾在車縫里,拿繩子挨個把工人從中間通道的另一側拉過來。人群中,有3個老人沒力氣蹚水,“那水最厲害的地方,根本都站不住”,鄭明芳說,他們只能手拉著手,往中間通道挪,再拿著鐵棍搭過去,硬是把老人拽了過來。

事發時,白車處有不少被困人員,鄭明芳和成燕平把他們拉到兩車之間。

鄭明芳記得,人員轉移完,將近11點了,還有一些工人自行脫險,“廠子整個從屋頂上都漫出水來了。”一位倉庫的工人告訴記者,當時水位上漲很快,他從二樓綁著繩子逃脫,后走到門洞處等待。成燕平說,洪水來得很快的時候,也有工人在二樓把窗戶玻璃砸了逃生。

那時候,門洞周邊有路段已出現塌方。據鄭明芳拍攝的現場視頻,柏油路有多處斷裂,部分路面像被掀開一般堆疊著;上面鋪滿泥漿、斷枝和滾石,一輛空車停在路中間。

鄭明芳把視頻發給張文興后,讓他等雨小點再上來,“我說我們已經安全了,注意安全,千萬別著急往上開車。”隨后,她打了幾個電話,他沒接,她想著可能是鏟車噪音大,他沒聽到。

但她很快發現,電話怎么也打不通,“他肯定是出事了。”

鄭明芳打給丈夫的通話記錄?????。

“他死我也得看見這個人”

此前,門頭溝水務局曾就當地山洪問題分析稱,門頭溝沿永定河流域范圍內有數十條溝道,溝道陡峻、流程短、調蓄洪水能力小,致使降雨后產流和匯流較快,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峰高量大的山洪,極易形成泥石流。

那時,鄭明芳顧不上雨多大了,直接往山下趕,員工怕她出事,但攔不住她,“我根本都不想那么多了,我死就死了。”他們沒再勸,跟著她走。

剛走不久,鄭明芳就看不見路了,泥石流的泥巴漫到腿腳、屁股,浸到腰部,寸步難行。

鄭明芳和父親、員工連走帶爬,他們很快在山坡處碰上第一股泥石流,水勢湍急,不知腳往哪踩。直到沖下一截斷木,他們抓住后用它卡在石頭縫里,撐著先過了個身強力壯的修理工,才一一把人拽了過來。

鄭明芳回憶,當時成燕平走不過來,她怕再有人出事,在遠處招手,讓成燕平先回去,“我說你在這等信,到時候有什么事我通知你。”

她和父親一行五人繼續前行,“路上好幾次都命懸一線”,鄭明芳回憶,過完第二股泥石流,他們渾身都滾成泥了,鞋沖走了,腿腳上數不清被劃了多少道口子。她和父親站不穩,但她鐵了心繼續走,心里想著,“他死我也得看見這個人。”

鄭明芳腿上的傷。

直到聽到前方的喇叭聲,“就跟連電卡住似的一直響”,鄭明芳清楚就快到了。他們站在一條河邊,遠望過去,對岸有張文興的鏟車,旁邊有塊落石,“大得像頭牛”,她更急了,但還有最后一股泥石流擋著去路。

鄭明芳說,那是三股泥石流里最大的,他們繞了好長的路也沒法過去,但也就轉眼的功夫,修理工直接踩著石頭蹦了過去。

其他人想辦法找到兩截樹杈搭路,同行的員工小賈記得,水流特別急,“我們是借助沖下來的木棍,扒著過去的。”鄭明芳讓六十多歲的父親先走,“他就說你趕緊先走,聽見了嗎,你聽話。”輪到父親走時,水沖得腳都站不住,她和員工最后使勁拽著他的手,連人帶衣服一起扯上來。

泥石流過后的九龍山。

當鄭明芳往鏟車的位置趕時,弟弟張磊也正在趕往張文興出事的地點。

張磊回憶,他接到鄭明芳電話后,下午一點多從門頭溝城區出發,路上幾乎沒見著人影,都是被沖得橫七豎八的汽車,水已經沒過車引擎蓋了,有更深積水的路沒法過車,只能不斷繞路。原先開車上山就十多分鐘,那次花了近一小時。

楊雪與張磊一同上山找張文興,他記得開車開了一段時間,一截倒塌的電線桿攔住了上山的路,這時他們聽到喇叭聲了,同時山洪的聲音很大,一直在流,“泥石流根本就不停。”

倒下的電線桿及電線。

兩人下車翻過電線桿,鏟車就在眼前,越跑近喇叭聲越大。張磊看到,張文興身體被卡在鏟車內,車一側的山體出現明顯滑坡,車陷在連片泥石堆中,碎石隨處可見,部分高度近一米。

張磊回憶,那時快兩點半,與鄭明芳結伴的修理工也很快到了出事地點,想著第一時間救人,他們三人拿路邊斷裂的鐵圍欄做棍子,想把駕駛室撬開。撬得膀子淤青,車架仍紋絲不動,他又打了好幾次119,“報警人太多了,119根本接不過來。”

張文興駕駛的鏟車,駕駛室凹陷。

張磊只好下山找幫手,迎面碰到一個司機也開著鏟車,了解情況后,“二話都沒說,他說我要去救人”。他將張文興駕駛室的頂子挑開一點后,張磊抱著一百七八十斤的哥哥,渾身都是軟的,三個人正費勁地把張文興抬出來時,鏟車司機直接把斗伸了過來,“我們就明白他的意思,讓我們放在斗里,趕緊把人弄下去。”到那時,喇叭聲仍一直響著,“把我大哥摳出來了都沒有停。”

他們叫了張文興沒應答,張磊摸大哥身上還熱著,抱著一線希望趕往門頭溝區醫院,但那兒也浸了水,“保安說這醫院已經癱瘓了,趕緊去礦務局(醫院)吧。”他們又掉頭開往礦務局醫院(注:即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在醫院,鄭明芳見到了丈夫最后一面,他臉腫著,鼻子和嘴里都是血,頭上多處有傷。張磊說,最終搶救了半小時,哥哥被宣布離世。

成燕平告訴記者,31日當天下午,原先轉移到門洞的工人,趁著雨變小,多數結伴下山。她與另外3個工人31日守在基地,找了一個相對高的空地蹲著,度過了寒冷的一夜。

當時,她們聯系了119和藍天救援隊。“119當天晚上說上來救我們,因為中間九龍路有一段路沖斷了,車上不來”,第二天,因為他們形勢暫時安全,“119問我們是不是泡在水里,我們說沒有,119說你們給村里、鎮里打電話,我們要去救困在水里的人。”后來,他們在隔天水勢退下后離開。

張文興遇難現場碎石,砸中張文興鏟車的疑為圖中右邊最大的石塊。

“特別實在的一個人”

“大哥這人有點個人英雄主義,什么事都是一馬當先的。他老覺得有危險的什么或者什么難事,他都是自己親自上。”張磊說,他們老家在門頭溝西達摩村(注:又稱西達么村)山區,父母離婚得早,自小哥哥就關照他。他上小學一年級時,村里只有山路,每次上學,哥哥就把他的小書包塞自己包里,背著他去學校。

鄭明芳老家在河北保定淶水縣,2000年,她在北京打工時認識了張文興,相識兩年后兩人結了婚。談起張文興,鄭明芳總是稱“我家老公”,“老公長得不是特別帥,我就看人心眼好,對我。”

洪水峪村與上達摩村山上都有煤礦,最初,他們就在門頭溝臥龍崗山里,給運煤車做維修。慢慢自己也養起車跑運輸,一趟趟地掙運費還車貸,再養新的工程車,鉤機、鏟車。

鄭明芳眼里,丈夫踏實,是個特別能吃苦的人,“一心一意掙錢”,幾乎天天干活,只要不陰天下雨,都在出車。鄭明芳則負責給工人管班、管家。“反正我跟著他,我就敢把我自己交給他”,平日里,兩人能閑下來的時間很少,有時連著幾天打不著照面,“我們想一起吃頓飯,都得趕好長時間。”

張文興和鄭明芳。

2007年,為了孩子讀書的事,夫妻倆靠這些年的積蓄在門頭溝城區買了套房,在山下有了家。但放車的基地仍在山上,“我們下來了還是搞運輸,因為我們不懂別的。”

鄭明芳回憶,疫情期間,很多工程停了,車也跟著停,頭一年幾乎沒活了,第二年一點一點工地放開,“能運轉點了”。那時候為了找活,原先張文興很少出北京,去年還帶著工人去山西跑工程,給建設公司跑運輸。

但哪怕再艱難,張文興沒給工人拖欠過工資,也沒借過人錢,“我老公從來不愿意欠別人什么。”在山西呆了三個月,閑下來時,張文興常會她打電話,也念叨家里的事。

“他現在擔心的就是兩個老人,還有自己的孩子。我們家閨女小的那個馬上上初三了,大的上大三,學音樂教育,還有兩年應該畢業了。”說起丈夫,鄭明芳似乎仍感覺他沒有離去。

“我倆特忙”,從小大閨女跟著奶奶,小閨女是鄭明芳媽媽給帶大的,兩人多是擠出時間接送孩子。平時帶孩子出去玩,只能走一個人,因為車多,工人多,“我倆走了就沒人管理這些東西。”有時候張文興獨自帶著孩子上北戴河玩,小女兒6歲時,鄭明芳自己帶著孩子去過一回上海迪士尼樂園。

鄭明芳和張文興。

張文興和兩個女兒。

張文興和小女兒。

鄭明芳說,丈夫十分疼愛兩個閨女,有求必應,孩子喜歡的鋼琴、古箏、架子鼓全給買了,想報課外班,沒心疼過錢,“就讓你多學東西,爸爸就高興。”平日里,岳父岳母的吃喝用度也都是他管。

“他到自己了就舍不得。什么都是能將就就將就。”鄭明芳記憶里,丈夫不講究穿什么衣服,都是她給他買新的;看她每天接送閨女上學辛苦,他專門給選了車,讓她挑一輛自己看中的,他自己倒是有車開就行。

“他(張文興)特別實在的一個人”,郝建東與張文興認識了六七年,平時基地周邊廠房要是用到發電機,張文興給別人用柴油,“跟不要錢似的”,基地里有一些其他公司的大棚,事發前兩天,張文興還提議著,要給山上的果園打一個新的引水泵。

在成燕平眼中,張文興是個典型的北京爺們,“你只要遇到困難,你跟他說,他會義無反顧地幫你。”她記得,去年基地附近一個駕校拆遷時把水管破壞了,周圍工人用不上水,和張文興說了聲,他立即把自己正在工地干活的鉤機撤下來,給修了條新的管道。

成燕平說,往年九龍山也經歷過暴雨,路面雖不像這次塌方這么嚴重,但多少會有積土,“我們都找他”;還有一些人偷往山底下倒各種垃圾,張文興見了就自行開著鏟車去清理。

她也記得他常常在辛苦地工作,如今,一提到張文興,她就想哭。“雖然我們跟他沒有什么特殊的關系,沒有過深的交往,就是在一片工作區域里,有時候會見面,但是他人太好了。他不上來清路,他也出不了事。被救的群眾都不認識他,他們都是陌生人。”

洪災發生后,鄭明芳與張磊、工人還在家和倉庫搶險,不少車被水泡著,庫房里的零件毀了,工人的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都被水淹了。

8月2日,鄭明芳重返基地,大量雜物被沖刷在廠區中間通道前,仍有不少積水在流出。(00:11)

鄭明芳翻出了她和張文興拍的結婚證,她惋惜地說,“我家老公給我留下的東西”,父親看見了,“哭(得)都跟沒了命似的。”還有一張全家福,是去年過春節時一家人一起拍的,結婚以來,他們很少拍照。她沒想到,那會是他留給閨女的最后一張。

兩個女兒原本在河北老家過暑假,從醫院出來,鄭明芳著急知道她們的消息,她聯系不上淶水縣山區的親人,“那邊路好多都被沖毀了,有好幾個村被大水都淌平了。”她在電話那頭哭著說。

8月5日上午,鄭明芳告訴記者,姐姐從信號車打電話來報平安,父母安全無事。

她把女兒接回北京,見了父親最后一面,她覺得她們大了,不想讓她們留下遺憾。這幾天,小女兒翻著與父親的微信聊天記錄,那時候張文興接她放學,等著在外邊給她錢買吃的,“一看就哭”;大女兒抱住她,“她說媽媽我長大了,我能幫你我就幫你,還有我呢”,越是安慰,她聽著心底越難過。

晚上,她硬睜著眼不睡覺,一合眼,就能看見張文興受傷的樣子。

眼下,鄭明芳等待著門頭溝被沖垮的路和橋修好,把丈夫帶回他的老家。

(文中楊雪為化名)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