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既肯定了“三重壓力”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也表示需求仍然不足。貨幣政策基調突出“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并再次提及“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或對應著近期存款利率調整。央行一季度創設了2項地產相關再貸款,預計可幫助房企消化在手庫存項目。《報告》的四個專欄分別對合理利率水平、如何看待M2增長、硅谷銀行事件和我國通脹水平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事項:
【資料圖】
5月15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后稱《報告》),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進行了部署。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報告》對經濟的判斷基本與4月28日政治局會議一致,既肯定了“三重壓力”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也表示需求仍然不足。
《報告》表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同時,《報告》中也提到“也要看到,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這些對經濟的判斷與4月28日政治局會議的表述基本一致。另外,《報告》中還特別指出疫情“傷痕效應”和收入預期不穩對消費的負面影響。
▍《報告》的貨幣政策基調更加強調“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再次提及“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4月28日政治局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報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和力度”。我們認為銀行貸款在經歷了一季度的爆發式增長之后,可能會在節奏上迎來調整,后三個季度的貸款投放或出現一定放緩。《報告》再次強調“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可能對應著4月以來的銀行存款利率調整。
▍央行在一季度創設“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支持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支持5大AMC并購受困房企存量地產項目,額度為800億元,人民銀行按實際投入資金的50%予以資金支持。“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支持鄭州、天津、濟南等8個城市收購存量住房,額度為1000億元,人民銀行按實際投入資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預計這兩項再貸款將幫助房企消化在手庫存項目,緩解流動性壓力。《報告》對地產政策的表述變化不大,既強調“房住不炒”和“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也強調“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報告》的四個專欄分別對合理利率水平、如何看待M2增長、硅谷銀行事件和我國通脹水平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專欄一提到,我國實際利率總體保持在略低于潛在經濟增速的水平上。利率過高不利于經濟發展,利率長期過低則會帶來通貨膨脹、資產價格泡沫和資金空轉等問題。近幾年經濟環境和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較大,因此在考慮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基礎上,我國政策利率調整幅度一般會低于歷史周期和其他經濟體。
專欄二表示,今年以來,我國 M2 和人民幣存款延續較快增長態勢,主要是因為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銀行信貸投放加快、居民贖回理財和減少消費等因素。近期 M2 增速與通脹和經濟增速間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顯現、需求恢復存有時滯所致。
專欄三總結了硅谷銀行事件對我國的四個啟示:1)貨幣政策應避免大放大收,要兼顧短期和長期;2)中小金融機構的監管應該重視,中小金融機構的承壓能力更弱、 脆弱性更明顯;3)處置金融風險要迅速且強力,這對穩定市場信心、處置金融風險至關重要;4)銀行資產負債機構的穩定性應該關注,銀行要用好壓力測試等風險管理工具。
專欄四認為我國通脹水平處于溫和區間。專欄認為,今年以來物價漲幅階段性回落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供給能力較強,國內生產持續加快恢復;二是需求恢復偏慢,疫情的“傷痕效應”尚未消退,居民超額儲蓄向消費的轉化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預期不穩等制約;三是基數效應明顯,去年同期國際油價較高。專欄認為當前我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M2 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不符合通縮的特征。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