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川區緊緊圍繞生態保護、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通過擴大水稻、烤煙、油菜、豆類等生態保育型和環境友好型作物面積,生態輪作延長作物在田時長,壓減蔬菜種植茬數降低耕地復種指數等措施,進一步調整流域種植結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深入推進星云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積極探索綠色高效農業發展新模式。
由社區出資、群眾和供銷合作聯合社參股的方式組建村(社區)現代農業服務公司,建立“當地資源+村民股份+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河咀社區成立云南漁鄉河咀鄉村文旅有限公司,整合湖濱綠化帶、粉黛草花海等網紅打卡點、卡丁車租賃等,讓閑散經營戶抱團發展,進一步規范經營秩序。
在政府引導下,農戶自發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前衛鎮漁村508名社員成立江川區泉溪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并與深圳百果園(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合作。合作社采用BLOF有機蔬菜種植模式種植“三零”(零化肥、零化學農藥、零激素)蔬菜50畝,百果園公司派駐技術員提供技術服務,并對達標蔬菜進行收購。江川區通過公司引領、合作社帶動、農戶抱團,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生產方式,減少農藥、化肥使用。
引進龍頭企業,建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海滸社區結合綠色蔬菜收益(收入)保險政策種植綠色蔬菜(白菜)1000畝,規劃相對集中連片農戶自有土地,企業不流轉農戶土地,農戶按照綠色蔬菜生產技術,統一施肥用藥,種植形成綠色蔬菜生產基地,由公司統一收購和銷售。
相關公司的農旅、文旅項目或村(社區)經濟組織等公司整合單一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建立“公司+公司”的發展模式。江川區級平臺公司玉溪言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規劃214畝農田,以種植主業伴養殖副業,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新業態,創建“星云稻·幸福到”品牌,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